2009/12/28
2009/10/11
漫談論文撰寫的過程
回頭看顧,論文撰寫的過程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思想戰役,習慣橫向思考的筆者,在一次又一次深度縱向思考的挑戰中,由模糊的概念慢慢釐清論文關鍵的方向,進而縮聚成一個題項,有如漏斗式的一層層逐漸將思考聚焦。這樣深度邏輯的思考訓練,訂定嚴謹的思考界線,雖然在一般實務上,無法徹底解決複雜的問題,但是卻是另外一種維度的思考訓練,幫助自己如何明確的定義一個問題,描述一個問題及其回顧問題背後的故事,再想辦法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數的人與筆者無異,長時間習慣廣度思考,甚至用知覺思考居多,我們會利用我們的感覺解決問題,也常常管用,甚至有時候也不需要太清楚邏輯。完整的論文訓練,會讓我們學會如何進行深度的邏輯思考,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也證明我們碩士學歷的價值。
感謝指導教授劉老師花費相當多心思指導筆者,讓筆者有機會接受完整的碩士論文訓練。
論文產生的過程:混亂,沒有次序的程序
論文的章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文章內的故事是有邏輯順序。但是論文產生的過程,可以說是混亂、沒有次序的程序,有可能已經進行到第四章的實證結果,又發現資料有問題,再回去修正研究方法,或是發展成另外一個新故事。因此,就財務論文而言,通常在挑選論文主題之初,就必須先與指導教授密集meeting,討論題目發展的可能性,以免發生到了最後還需要重新大幅翻修論文的情事發生。
基本上,論文產生的過程是一個遞迴程序,在訂立題目之後,開始進行相關文獻的回顧,閱讀了一些文獻後,再回去思考題目定的好不好,有不有趣?或是這樣的研究台灣根本就沒有資料可做?經過幾次來來回回與指導老師討論、修正後,方才可確定問題真正的本意。接下來開始研究過去相關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為何,方法是否能夠掌握,相關的統計工具是否齊全?在研究方法齊備後,先試算幾筆簡單的資料驗證,或許不符合研究預期,只好再參考其他文獻的作法,與指導老師討論後,再修正研究方法的設計...等,皆是過程中常遇到的現象。
因此,在規劃撰寫論文的時程上,不應該以章節次序為主,而是先將研究動機與目的確認後,開始設計研究方法,進行初步實證分析,回去修正研究方法,再一次回去蒐集相關文獻,組合有意思的故事,再修正研究動機與目的。這樣的程序,將一而三再而三的來來回回好幾次,若指導老師願意陪你一次再一次的討論,並且一步一步的將討論結果落實,論文的完整性應是毋庸置疑的。
論文的題目:有趣、有興趣,是持續研究的動力來源
筆者在論文完稿末期,可觀察到許多同學對於自己論文的題目缺乏想要持續研究的動力,很大的原因係由題目不是自己有興趣研究的主題,或是題目沒有想像中的有趣。一個有趣且有興趣的題目相當難覓,必須與指導教授一再的討論才有辦法定案。此外,自己對論文也必須要用有使命,不用老師在後面盯你也會主動一直想做,那麼該題目便是你最理想的題目了。
至於研究貢獻,老實說研究貢獻常常是可遇不可求,有趣的題目或許會引起大家有興趣一撇,但也必須找到有架構的Key Paper支持研究架構。一般碩士班研究生,尤其以MBA訓練為主的學生,很難有完整的研究方法及統計、計量訓練,研究實驗設計上,常必須仰賴好的Key Paper才有辦法將研究目的完整展現。
因此,有系統的尋找有趣且有興趣的研究主題,及架構完整的Key Paper是撰寫論文初期必備的前置工作,這樣的程序,必須與指導教授來來回回討論約2-3個月,若你的指導教授願意與你一起這樣討論論文主題,那你必須十分感謝你的指導教授,有好的開頭,將會指引你邁向有趣的研究之路。
論文的可行性分析:資料、文獻,與研究方法
要怎麼判斷論文能不能“做”?就財務論文而言,通常會先考慮幾個指標:資料狀況、是否有足夠文獻支持,與研究方法是否能完全掌握。這些指標若皆符合,即便是論文主題不夠有趣,還是能夠順利地將論文完成。一般而言,指導教授通常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足以幫助學生檢驗目前論文所具備的可行性是否足夠,再給予各方面的建議。
除了研究主題及Key paper外,指導教授通常會先確認研究樣本資料是否有辦法順利取得,台灣財務碩士論文所使用的次級資料,大多不脫台灣、大陸、香港、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的市場資料、公司資料或經濟資料,就台灣市場資料而言,最完備的資料庫莫過於TEJ(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但使用前也必須先確認學校是否有購買該資料庫模組,以免有所闕漏。
此外,新興的研究主題,如筆者研究的債券次級市場,現在尚無經濟資料庫支援,必須自己一筆一筆蒐集,此時就必須由其他單位,例如證券業的朋友是否有相關次級資料,或透過學術交流與相關單位合作取得資料,皆是取得特殊市場資料的管道。若皆無所獲,或是樣本數不具代表性,那就必須考慮由其他可替代性的市場資料代替,如同樣研究短期信貸風險,若無票券次級資料或貸款資料,或許可用短期債券資料替代,如此一來,或許也有機會創造新的主題與議題。但與指導教授討論再三仍無所獲,則須考慮是否該換主題。另筆者整理國內外資料庫,可參考之(點我)。
學術論文與一般文章最大差異處在於:精確的邏輯描述與字句皆須有所本。從開始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老師就一直不斷提醒筆者,所說出來的每句話皆需要有其他研究支持,或者是有相當明確的先驗邏輯,否則就不應該斷然的做出任何評論。這也是為何論文中,總是需要有一章節專文描述過去研究的貢獻,與該論文間的關聯。一個有趣的題目,過去總會有許多相關研究探討,若已經想出一個有趣的題目,卻苦無過去相關研究支持,那勢必代表著某些訊號。
通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可能原因有三:一為該主題可能沒有什麼好研究的,一看完題目就可以說出答案的題目,通常沒有太多研究的價值,自然研究的數量不會太多。二為實證設計有困難,雖然主題很有趣,但是沒辦法精確去衡量研究的樣本,例如內線交易的意圖,董事持股率大幅變動就代表有內線交易,或是股價大跌大漲就代表有操作股價的嫌疑?諸如此類的研究,或許可用其他方式測量,但若無法完整解釋,就必須考量相關文獻的可用性。三為實證資料取得不易或根本缺乏資料,搜尋相關論文主題時,常以國外研究為標的,作為研究國內市場的依據,但卻苦無國內相關文獻支持。主因係由可能國內相關資料取得不易,甚至國內相關金融市場尚未成熟,不足因應實證研究之需。之後,本部落格將針對文獻回顧部份加以彙整成文。
研究方法的設計為學術論文最重要的基石,好的架構得以讓主題的故事完整呈現。不過,一般碩士生無研究相關經驗,所以選擇好的Key Paper作為研究架構的參考點,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件事。而判斷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與否,可由幾點觀察:方法的適用性、普遍性、方法的演進,及方法的掌握度。
研究方法的適用性是論文最重要的一件事,適用與否必須與指導教授再三研討,確認適用後再行之後的實證分析。普遍性高的研究方法,通常會有較多中文文獻可參考,一般人或許以為使用較罕見或深澀的研究方法,可以凸顯研究的價值,但研究方法在意的是與主題的適配性,若能以簡單的方法,就能將複雜的問題完美呈現,那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研究方法的演進,隨統計及計量方法的進步,同一種觀念總會演化出許多不同的分支,要選擇最新的方法嗎?若最新的方法已得到許多研究的證實,且又在掌握範圍內,通常新方法對於問題的量測會為準確,可以的話,盡量嘗試新的方法。但若未有太多論文引用,那必須與指導老師多討論適用性再行決定。除此之外,可行性判斷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完全掌握研究方法的背後原理與操作概念,無論請教老師或同學,一定要把方法完全弄懂了,才開始落筆。若無法掌握,那只好尋找其他替代方案,千萬別一知半解的就開始進行實證分析!
論文撰寫:思考與文字邏輯的深度焠煉
那怎麼樣的論文表達才算是好的論文表達方式呢?由閱讀期刊論文的經驗告訴我們,好的破題,有連貫性故事的論文回顧,適當的研究設計,加上有意義的研究結果分析,是構成好學術論文的基礎。通常剛接觸論文寫作的碩士生,如筆者般沒有辦法樣樣俱全,此時,好的key paper會幫你快速進入狀況,在繳交論文計劃書時,先試著將key paper內容按照自己想做的主題,依樣畫葫蘆的學著key paper寫一次,順著key paper一步一步體驗撰寫學術論文的感覺,會發現原來學術論文邏輯的嚴謹度,居然超過我們想像來的多出許多。不過,這樣還是沒辦法突破key paper的範疇,將寫完的論文請指導老師修改,是必要的程序。藉由老師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找出思維的盲點。就算是我們參考key paper撰寫論文,但畢竟寫key paper人不是自己,定有許多設計巧思無法完全領會,當老師再修改我們論文時,這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藉由老師的眼,一 定可以窺出其中我們沒有領會的部份。
論文寫作的時程,大略可分成三個階段:初始期、成型期、收尾期。而就財務論文而言,有兩個主要方向是必須要注意的,一為論文主題可研究性,二為資料搜尋。截至目前為止,觀察許多好的期刊論文,皆是兼具有趣的主題與好的資料分析。而兩者卻是不需要同時進行的!很多好的論文是來自於對資料的觀察而得到靈感,並非論文所呈現的先有故事再有資料分析。因此,千萬別一直認為需要確定主題,再來蒐集資料。
初始期首重key paper的搜尋,除了有趣的研究主題外,有機會也可嘗試找找看別人沒做過或少做的樣本資料,此兩活動可以同時進行,不需要先找到主題再來找資料。到成型期時,對論文的研究架構已經確定,除了與指導老師積極討論研究方法、目的、動機部份的撰寫外,同時也該進行實證樣本的分析。而收尾期,則必須確認論文各章節的邏輯是否正確,再近一步與指導教授討論該如何修訂,且請記住一點,論文格式請最後再行調整。未來筆者將試著以專案管理的角度,撰寫如何進行論文進度規劃的參考SOP。
與指導教授的溝通:積極點,別老等你老闆下指令
若問起碩士論文到底可以給碩士研究生甚樣的訓練,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或許不是研究方法的邏輯訓練,也不是有趣的主題好玩的地方,而是學習如何跟你的指導教授相處。就一般生而言,你的指導教授或許是你進入職場前,少數近距離觀察你的第一個老闆,而對在職生而言,指導教授的角色亦師亦友,離開校園好一段時間,該怎麼與自己年紀稍長,或甚至比自己年紀小的老師相處,恐怕較一般生更難拿捏。
就筆者觀察,無論你的指導教授是誰,總是會發現有人可以與老師相處泰然,有人卻與老師形同陌生人。碩士兩年間,有許多機會幫幾位老師做事後,綜合老師給筆者的訊息,可以發現研究生的態度,才是影響指導教授對研究生關注程度高低的關鍵。而研究生向上管理最重要的思維,或許是“同理心”與對論文的心態。
同理心係指試著用心觀察你的指導教授,並以他的角度思考學生的論文。筆者仔細觀察多數的大學教授,有以下現象:“通常身兼行政職務,學校內外有許多案子等著做,回到家又要處理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忙完了這些事,又看到學生的論文毫無進度,或來報告論文都講不到重點,同樣的事情年復一年教了又教,怎麼還是有白目的學生問一樣的蠢問題?” 若你是指導教授,試問你還會有多大的耐心教學生寫論文?因此,有技巧的瞭解你的指導教授,用最精練的方式與老師溝通,並即時回報論文的狀況,讓老師即使忙到沒時間,他還是知道你進度到哪了,不會為了論文進度煩心,等老師一有空,就馬上找老師討論論文,老師會不幫你嗎?顯然,幫助老闆快速進入狀況,也等於幫自己論文可以快速完成。
另外,你對於論文的態度,更是決定你與指導教授間關係。若只是想趕快拿到學位進入職場工作,不想花費太多心思於論文上(ps.這也沒什麼對錯),若老師又要求論文品質,那過程勢必彼此都不愉快。但若一開始就積極得與老師討論各項研究主題,又清楚老師想要研究的方向,且願意積極捍衛論文上面的名字,展現你想要把論文做好的態度,更具備同理心,懂得體會“老闆”最近的心境或忙碌與否。這些條件都具備,那跟指導教授之間溝通會有問題嗎?也不需要老師做任何指示,就會自動將事情做好,那老師會不肯教導?可惜,還是有許多研究生總是在等待老闆下指令,才會開始動作,若要與老闆好好度過這一年的論文時光,請自動自發吧!未來筆者將專文簡介一些如何增加與指導老師溝通效能的小技巧。
結論:別白白浪費可能是一生中,唯一撰寫學術文章的機會
決多數的碩士研究生,尤其是MBA的學生,通常不會走向學術之路。所以碩士論文極有可能是你一輩子,最後一本學術性的文章。學術的訓練,是一絲不苟的,有絕對邏輯的對錯,沒有人情世故的空間,這樣嚴謹定義範圍的主題,在一個小小的圈圈中一直鑽一直鑽,或許看似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可是卻是訓練研究生如何進行“研究”的必經歷程,認真得學會這樣思考的方式,或許正是碩士與學士最大差異之處。
2009.06.29 iamaguest (3rd)
2009/10/10
該怎麼找題目:先問問你/妳關心什麼事吧!
之前有機會重新再上一次碩一的研究方法,課堂中東吳企研所尚榮安老師講了一句話:“如果你平常都不關心什麼事,那找題目這件事對你來說,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筆者完全同意這句話,截至目前,筆者對於自己論文仍持續不間斷的熱情,主要還是源自於自身對問題的關注,因為是自己想要瞭解的問題,所以無論如何,一定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抱持這樣的心態,不僅只是為了寫一篇碩士論文,更是滿足自己想要知道的慾望。不過,筆者也知道,一般研究生少有如筆者般每天花2小時以上,吸收各方面商業、金融、管理的資訊,因此,筆者分享一些可快速找到有趣題目的方法,不見得有效幫助大家在短期內找到合適的題目,但或許也可有個好的開始。
一、財務論文的範圍:先搞清楚想研究的對象
一般企研所所撰寫的財務論文,領域設定可相當廣泛,從總體經濟、產業經濟、資本市場、公司理財、投資學、風險管理等,只要是以財務報表、市場資料、總體資料等次級資料為主的論文,都為廣泛之財務領域論文。當然,新興的行為財務領域,是少數不以次級資料為主的研究領域,一般企研所甚至財金所,也少有這方面的論文,故此不論此領域。
雖然範圍如此廣泛,平常可以多看多吸收各種不同的資訊,但若要研究,則必須先專注一個領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議題漸漸深入。因此,在修課學習的過程中,先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再由該領域下手,通常會較快進入狀況。不過,如果想要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筆者也覺得倒是無妨,無論挑選什麼樣的領域,先快速掃描相關議題與事件,大略定義一下自己想要看的到底為市場、公司、總體的行為或是狀態,抓住幾個key word後讓自己心中有個底,再陸陸續續展開之後的搜尋,以下將介紹此一過程大略流程。
二、最近流行什麼:善用新聞資料庫
先大概想幾個key word後,進入新聞資料庫搜尋最近半年相關關鍵字發生的新聞,稍微閱覽一下,對該議題有個大略的影像後,慢慢整理出自己對該議題的看法與理出幾個可分析的構面。而一般我們可常用的新聞資料庫有:google 新聞搜尋、Yahoo 新聞、聯合知識庫、中時知識庫、遠見天下知識庫及商業週刊知識庫等中文知識庫,另外,可搜尋彭博資訊、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美國資料庫,若是不足,仍可以日文搜尋日本產經資料庫,或以簡體中文進入百度新聞搜尋檢索。由於台灣比較重視的議題側重於台灣、亞洲、美國等地發生的事件,而亞洲又以鄰近的中國大陸及日本為首,所以搜尋的區域多以此三地為主,當然,歐盟也是全球經濟的重鎮,除英文系國家外,其餘地區語言進入障礙較高,故此無特別推薦研究之資料庫。
鍵入關鍵字後,千萬別一篇一篇慢慢看,先掃過標題後,選出5-7篇覺得有意思的文章,大略掃過一次,再挑3篇左右好好讀一次,在不懂的地方記號,待看完後再一次把不懂的地方弄懂。這樣大概就可對一特定議題稍有感覺。一次鍵入2-3個關鍵字,再由文章中再挑出幾個關鍵字,再查詢相關的文章,重新回到一開始的過程,來來回回幾次後,相信會對該議題有一個自己的想法,此時試著拿一張紙,畫出幾個構面,自己試著連結看看,或許你的第一個有興趣的議題,就在其中!!
三、要怎麼研究一個議題?
“研究”首重科學驗證與邏輯,針對一個新的議題,或許在一開始很難凝聚新有組織的想法,不過用該議題所呈現的想法,試著套用到其他事件、時期、人物上時,試著控制一些相同的變數,用最基本的邏輯想想看會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會漸漸發現好像有這麼一點脈絡、規則。譬如美國次級房貸事件,若是在台灣會如何?或台灣有可能發生次級房貸事件嗎?去除掉一些背景的干擾,“次級房貸事件”在不同國度是否會發生一樣的事情?一層又一層如撥洋蔥一般,每撥一層又想到新的問題,一次又一次漸漸的會聚焦到某一個主題上。當這樣的程序展開後,會開始想要瞭解這個議題,越研究越是有趣!
四、請教你的學長姐跟教授吧
請教有經驗的學長姐跟老師,可以幫助自己更快找到可研究的方向。一開始接觸論文的研究生,通常較不具備判斷題目可行性的能力,藉由與有經驗的學長姐互動,可以吸收前人判斷的準則與可行分析的經驗。另外,多與幾位學長姐討論,可以發現大家觀點的差異,這些差異並無對錯,只是每個人看待論文的面向不同而已,如此有助自己進行更多面向的思維,可避免陷入思考的死胡同。
此外,藉由上課的機會,可跟不同老師討論各樣的主題,不一定只限於論文研究,而是廣泛的討論議題,藉由討論的過程中,觀察老師怎麼去思考這議題的發展,或是切入的角度與自己的異同何在。多方觀察老師們怎麼思考一個問題,會讓自己的分析邏輯更加明朗。
最終決定論文題目的還是指導教授跟自己本身,多與老師討論是加快論文產出的不二法門。不過與老師討論之前,請記得一定要先把東西e-mail給老師,並與老師約定時間,這是基本的禮貌。此時,指導教授會要求由期刊論文開始找起,配合前述的議題,在搭配找key paper的方法,積極得與指導教授討論,讓老師知道你想做什麼主題,如此一來,老師可以掌握你的進度,也會放較多的心力在你身上,自然論文題目與論文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2009.05.20 iamaguest(1st)
2009/10/9
寫論文的預先動作:如何尋找key paper I
前言
一般財務方面的論文,通常會涉及較多計量或是經濟方面領域的知識,就剛進入財務領域的學生而言,想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或有能力操作的論文方向,似乎單靠自己恐力有未逮,因此,必須依循前人的腳步,觀察目前研究趨勢的變化,找出適合時宜趨勢與自己能力的論文方向,加以努力深究。而所謂的依循前人的腳步即為找到1-3篇可以依循的key paper,參照該peper的研究架構擬定自己未來論文的架構。在此歷程,有些小細節必須注意,本篇先就搜尋基本技巧介紹,下篇將提點幾項筆者個人尋找key paper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加以分段介紹之。另外,再進入論文搜尋時,可先參考How to read a paper(點我)該文,學習如何快速的抓住論文的重點,以免浪費過多時間在閱讀不需要的論文上。
我的指導教授劉老師曾說過:找key paper作為範本的研究方式,並不是真正的研究態度。的確,跟著key paper做的研究只是拾人牙慧,依樣畫葫蘆跟著作者的流程寫出自己的碩士論文。真正作研究的態度應該是從發現問題開始、定義問題、設定自己的研究流程、找出適切的研究方法、搜尋合適的文獻與資料,到做出最終的結論。這樣的過程,一般的碩士生如果從二年級開始寫作論文,肯定時間是不夠的,再加上研究方法訓練不足下,寫出來的品質一定是有所落差。若是能找到一篇適合自己主題的key paper跟著它的流程跑一次,再修正成自己需要的主題,這樣的方式將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在方法與流程上也可降低出錯的機會,這正是key paper最重要的功能。
2009.06.20 iamaguest(2rd)
2009/10/8
寫論文的預先動作:如何尋找key paper II
一、找key paper常見的問題
尋找key paper基本上是一個"遞迴"的過程:先訂出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與關鍵字搜尋,搜尋到相關的paper之後,確認paper的適用性,再次加入其他相關關鍵字搜尋paper。這樣反覆修正與搜尋的過程中,一方面幫助自己瞭解目前學術界研究的脈動,一方面也可幫助自己對領域有較廣泛全面性的接觸。
其中,依筆者經驗,常出現幾種問題:
1. 關鍵字如何蒐羅
2. 如何加速key paper搜尋
3. 如何確認key paper可行
以下分段描述。
二、關鍵字如何蒐羅
與其以個別關鍵字搜尋,不如先訂出自己想要研究領域的所有關鍵字字詞庫(key word pool),而定義關鍵字的方法並不是一蹴可幾,一般剛進入財務領域的學生,通常不具備相關知識,建議先從一般的財金媒體如華爾街日報、CNNMoney、經濟學人等資料庫搜尋相關財金詞彙,另外,亦可從專業原文書後面的references 字詞中,找尋相關的詞彙。先將想要研究的領域及議題常見的key word,以Excel彙整成自己的字詞庫,從不斷搜尋的過程中不停的更新自己的字詞庫,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各領域間的異同之處。
此外,意義相似的關鍵字亦為搜尋中常遇見的問題,筆者建議找幾本專業領域的原文書,從後面references 連回本文,再從本文中搜尋意義相關的字詞。像是討論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議題,一般文中會討論有關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股東(shareholder)、董事會、關係人、監理制度...相關關鍵字,另外配合相關時事,可加入如肥貓條款、選擇權、經營績效等搜尋。在汰選關鍵字的過程中,可漸漸找出自己真正所要研究的領域。
三、找key paper的技巧
每個人搜尋的習慣皆不同,此處僅以筆者個人習慣加以介紹,以下可分成幾個方法:
1. 怎麼簡單看出key paper取向
(1)期刊歸類
如何尋找key paper I以簡單的分類有關財務、經濟、會計等領域的期刊,一般而言,期刊刊名內有Economics、Quantitative、Mathematics、Science等字的期刊皆屬於較計量取向的期刊。而且,如果該期刊同時列於財務與經濟、數學,或同為SSCI及SCI的期刊亦屬此類。若本身計量上的訓練較為不足,可選擇較單純財務領域的期刊,如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Business(停刊),或是偏向會計領域的期刊。這些期刊相較使用的計量研究方法相對較少,也較少有複雜的數學證明,較適合一般未受過計量經濟訓練的企管所學生使用。
(2)作者背景
從作者背景也大約可看出paper本身的取向,一般若是經濟、數學、財務工程背景的作者,使用的計量方法通常會比較艱澀。財管、企管背景的次之,會計背景的作者,通常所選用的計量方法會偏向使用較安全的研究方法與資料。
2. 從一篇paper開始
搜尋key paper不妨以連結的角度出發,而連結的方法就筆者經驗,以paper-to-paper此法最為方便,對於未來釐清研究領域亦有許多益處。簡單掃過一篇paper,可以快速得到幾個訊息:1.作者,2.關鍵字,3.參考資料 (若熟悉google學術搜尋及搭配Zotero會更容易使用這些資訊)。以下分點描述:
(1)作者
作者若是知名大學的名教授,通常都會有研究團隊針對某幾個研究領域發表一系列的Journal paper、Conference paper、Working paper。因此,以paper第一、第二作者搜尋,若可以得到一連串相關領域的paper,除了可加速找到key paper,亦可從中瞭解學者研究的歷程及該領域發展的過程,且或許其中已經有許多資料可作為未來論文之用。
(2)關鍵字
關鍵字欄位內的資料,是未來連結的關鍵,將該篇paper的關鍵字整理成自己的關鍵字字詞庫,可幫助paper搜尋。
(3)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是一篇學術論文的基礎,從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加上本身發現的問題,再提出新的觀點,便是該篇論文貢獻之處。筆者通常會快速的瀏覽過參考資料的所有paper,把認為有趣的議題標示出來,再挑選近五年的paper,作為下一波搜尋的標的。若在搜尋過程中,發現某幾篇特別常出現,那就必須注意那幾篇文章,或許這些文章將是未來碩士論文中重要的引據來源。
四、如何確認key paper可行
通常在挑選key paper時,會考慮幾點:1. 議題 2.研究方法 3.樣本資料,此三大要素。在此,筆者提供個人挑選key paper經驗,以供參考之,不過最終定案仍須與指導教授討論,此僅提供確認的方法。
(一) 議題
好的研究議題會吸引閱讀者的注意,也容易達到與閱讀者共鳴的效果,因此,個人認為研究議題挑選時,可具備以下幾點特色(若有闕漏請告知):
1. 時效性
如現下的經濟低迷情況,許多大蕭條或是風險管理相關議題盛行,這類的文章在經濟繁榮時,有多少人會去注意?因此,有時效性的議題,會引起當時許多的迴響,也可找到最多參考資料。當然,如此不免媚俗,但找出問題並加以解決,這應該是我們更關心的事情,符合時效性的議題,會更添未來論文對自己或問題本身提供一點點貢獻。
2. 連結性
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性,財務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最大的差異在於,碩士論文不必推導複雜的計量模式,反而更重視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性,一般碩士畢業後多數將進入職場工作,若是撰寫完全計量的論文,對實務應用的幫助並不大,反之,以實證為主的議題,可幫助自己瞭解更多市場與實務的狀況,此建議挑選與市場、實務連結性大的paper作為key paper。
3. 獨特性
論文的重點在於小題大作,如何小題大作的關鍵在於與其他研究的差異,在挑選paper時,可由議題、方法、資料等方向尋找其獨特性。
(二) 研究方法
碩士論文不需要過於著墨推導理論模型,此為指導教授劉老師提醒筆者的。因此,碩士論文的研究方法,不必過於強調計量部份的難度,反而應該設計具備完整性的論文架構與適合主題的實驗設計。一般財務或經濟計量的Journal paper,其研究方法通常具備理論及實證模型兩段描述,在篩選paper時,可直接先跳至實證模型與研究結果的部份,若是發現方法過於複雜,無法在一個禮拜內找到可以解答問題的老師或同學,或翻了書也沒辦法知道背後的原理,一般建議先忽略該paper。若是主題相當的有趣,或許可設法改變該paper所使用的方法,試著與指導教授討論其他的研究方法可行性,則亦可將該paper列為考慮名單,否則請挑選自己能力所及與教授可以掌握的paper。
(三) 研究資料
除了行為財務相關領域外,通常一般財務領域多使用次級資料為主。因次,挑選key paper時,必須特別注意資料來源,一般Journal paper多使用美國、歐洲、日本資料為主,這些地區的金融自由度相對其他地區高,若研究地區為台灣,必須考慮對應的研究資料是否齊備,以免空忙一場。一般而言,總體經濟面分析的資料台灣應還算齊備,但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台灣目前尚無較完整的資料。個體經濟面台灣可用的樣本也不若其他資本市場資料來源豐富,必須多注意研究方法所需要的樣本數,以符合研究基本假設。
五、畫出自己的研究地圖
在尋找paper過程中,不妨建立自己的研究地圖。何謂"研究地圖"?筆者建議在搜尋時,可以抓住兩三個方位,並試著畫出目前研究的範圍屬於哪個區塊,如筆者研究的領域是信用風險與現金持有的議題,若以風險種類與影響範圍分為兩個方位,那筆者研究區塊如下圖所示:
圖一
說明:
將搜尋過程中找到的關鍵字一一分類後,試著將名單內的paper畫出其領域的交疊處,便可得知該paper所佔之處,也方便自己未來搜尋其他參考資料。
2009.01.28 iamaguest(1st)
2009/10/7
好文分享:How to read a paper(後有中譯文)
對於一位撰寫學術論文的新手而言,光是蒐集相關文獻所花費的時間已相當可觀,如果每篇文章都要重頭看到尾豈不是一天有48hr也不夠用了。加拿大滑鐵輪大學S. Keshav教授,2007年六月寫了一篇文章,把他讀paper的訣竅傳授給大眾,對於剛進入研究領域的你我而言,絕對有助於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支出,也更快更容易建立學術研究的架構,以下連結為該文檔案,請參考。
S. Keshav, "How to read a paper," http://ccr.sigcomm.org/online/files/p83-keshavA.pdf
本文翻譯
譯者:iamaguest
如何閱讀學術論文
摘要
研究者們通常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閱讀學術論文。然卻很少有人教導閱讀學術論文的技巧,以致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本文將概述一閱讀學術論文之可行且有效之"三階段閱讀法(three-pass method)"。筆者亦介紹如何運用此法進行文獻探尋。
1. 前言
研究者們通常為了以下幾點緣由閱讀學術論文:回顧研究中所需的參考文獻及課題、瞭解自身領域目前的潮流,或藉由文獻探尋開發新的研究領域。一位典型的研究者,每年花費數百小時閱讀學術論文是很正常的。
學習有效率閱讀學術論文的技巧是一件重要卻鮮少為人所教之事。因此,從身為一位研究生起,就必須在不停試驗與錯誤上自我學習。學生們花費相當精力在此一過 程,並總是遭遇挫折。幾年來,筆者已利用此簡單且有效的方式閱讀學術論文。本文將描述此"三階段閱讀法(three-pass method)",並利用此進行文獻探尋。
2. 三階段閱讀法(The Three-Pass Approach)
本文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利用三階段法閱讀學術論文,取代既有從頭到尾專研精讀整篇學術論文的程序。每階段閱讀過程都有其特殊之目的,且皆建構於前一階段閱 讀:第一階段你將閱讀論文的整體觀念。第二階段你將領略論文的內容,但非所有細節。第三階段將幫助你瞭解整篇論文的細節。
2.1 第一階段閱讀
第一階段以快速掃描過整篇文章,並獲悉整篇論文的架構。亦可決定是否進行下一階段的閱讀。此階段約須5-10分鐘,並依循以下步驟:
1. 仔細地閱讀標題、大綱,與前言。
2. 閱讀文章中的章節標題,但不需理會其中內容。
3. 閱讀結論。
4. 快速掃過參考資料,並在心中勾選閱讀過之文章
進行完第一階段後,必須有能力回答五個問題:
1. 論文屬性:本篇論文的型態為何?是量化測量類型的研究?分析既有的系統?或是描述一研究原理?
2. 研究背景:哪一篇論文與此相關?此篇論文是基於何理論分析問題?
3. 正確性:此論點假設具驗證?
4. 貢獻:該論文的主要貢獻為何?
5. 清晰度:該論文表達文筆是否清楚?
利用以上提供的訊息,你將可選擇哪些論文未來可以不必再看。這有可能是因為你本身對該議題沒有興趣、沒有充分瞭解此領域相關的知識,或是作者見解不具價值。第一階段閱讀完那些非你所需領域的論文或許不盡人意,但或許那天有機會證明其相關。
順帶一提,當你正撰寫學術論文時,將可預期所有的審稿者或讀者,將如第一階段方法快速掃過你的論文。請注意挑選一致性的章節標題,並撰寫簡潔且易充分理解 的摘要。若審稿者在第一階段的過程中,無法瞭解論文的要旨,那該篇論文將被拒絕。如果讀者無法在五分鐘內理解論文的重點,該篇論文將不會被繼續閱讀!!
2.2 第二階段閱讀
進行第二階段閱讀,將更關注論文本身內容,但仍忽略一些細節的部份,如證明等。此階段閱讀將幫助你閱讀論文時,略記些論文關鍵處,或是在旁加註些評論。
1. 請仔細閱讀論文中的示意圖、分析圖、或是其他圖表類型的內容。特別注意這些圖表類型的內容。一如圖表中的軸線是否完整被標示?圖中是否顯示誤差條(error bar),以致研究結果是否顯著?如這些一般性的失誤可在短時間內區隔,偽劣作品從真實驗證顯出。
2. 請記得畫記那些未讀到的有關參考資料,為將來更進一步得閱讀作準備。(此為一好方法幫助瞭解更多論文的背景。)
這階段的閱讀將耗費你約一小時,其後你將可領略該論文的內容。你應該有能力總結論文的主要理論、所支持的驗證及其他一些內容。這樣細讀的過程對自身有興趣的論文為適切的,但無法幫助你的研究多點特殊性。
有時候你無法在第二階段結束後瞭解論文。這有可能是主題使用的不熟悉術語或是縮寫,對你而言是新的。或是作者使用的證明及實驗技巧是你無法理解的,以致論文中許多地方無法意會。該論文有可能在無主張的推論與過多參考資料的導引下拙於寫作表達。或就僅是你太晚閱讀該論文,身體太累所至。此時,你可選擇:a. 先把論文擺一邊,並保佑你未來成功的生涯中不會用到該論文中的素材 b. 回到論文本身,之後再涉略相關背景的素材 或 c. 進行第三階段的閱讀!!
2.3 第三階段閱讀
為了徹底瞭解論文之論述,特別是當一位期刊審查人時,更被要求進行第三階段的閱讀。第三階段閱讀的關鍵在於企圖將該論文實際重新驗證一次:如作者般重新將假設、實驗等工作重新來過一次。此一重驗的過程,不僅讓你可以很容易得確認該論文創新之處,更可發現該論文所隱藏的一些失敗或未驗證的假設。
此過程相當重視論文中的枝微末節,你必須確認且挑戰每個狀態下所設定的各種假設。此外,若作者是自己,你會如何表達這個特別的觀點呢?這樣驗證與求真的比較,讓你對於論文中的證明與表達技巧更具敏銳,並且有助於自己增加更多方面的研究工具。經由此一過程,也可讓你快速找到未來研究的靈感。
此一過程對於一個新手而言,約略需要五個小時,老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無語文障礙下)。閱讀完後,應該可以憑藉對該論文的印象,勾勒出該論文的架構,並可點出論文之優缺點。特別是你應有能力指出該論文中隱含的假說,遺漏的相關文獻、及潛在有關的實驗或技術文件(工程、科學領域)。按編:若是財務領域,應該聯想到相關類似的統計或計量技術。
2009/8/6
有效管理論文文件:從檔名命名開始
撰寫碩士論文過程中,常常為了紛亂的文件資料及數據資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那該如何解決這種窘境呢?筆者個人認為養成好的檔名命名系統,絕對是當自己在暈頭轉向時,還可以快速的找到所想要資料的不二法門,若再配合Google Desktop桌面搜尋工具,更可如虎添翼。而該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呢?以下介紹之。
檔名:便於搜尋、辨識文件的好幫手
好的檔名系統,可以讓非制定檔名的其他人一目即可知,內文大概是會是那一類型的資料,且容易排序搜尋一系列的資料,讓使用著可以很快速的找到所需的檔案。因此,筆者就個人經驗分享如何制定一個好的檔名系統。
1. 至少應該包含資訊
(1) 檔案類型
一般財務論文的檔案類型可分成:1. 論文文件資料、2. 論文數據資料,兩大部份,在歸檔時必須要將這兩種資料加以分開,以免混淆。一般論文文件資料多以MS Word編輯為工具,輸出的檔案多為.doc/.docx或是PDF(ps.可安裝PDF printer輸出)為主。
(2) 文件結構
文件結構與檔名資訊息息相關,一如論文的格式:研究動機及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實證結果、結論與建議。通常我們在撰寫論文時,不會順著動機目的文獻回顧...一路寫下來,而是跳來跳去的撰寫論文。因此,在檔名命名上,必須先瞭解文件的結構,並進行文件檔名的設定,可以有效幫助自己分辨文件的類別。一般而言,筆者習慣以文件的章節,來進行文件結構的命名。
(3) 版本資訊及時間
在設定好文件結構的命名後,在檔名中顯示版本資訊與時間亦是相當重要的事情。所謂版本資訊即是每次決定修改方向後,才做更動的計數,例如與老師meeting過後,修改了論文的方向,那麼版本就必須有所更動,筆者較不建議每次小變更都必須更動版本資訊的計數,除了每次都要改很麻煩外,也容易造成版本的混亂。另外,時間的設定上,筆者建議每天關機前,都把未完成的文件以當天的日期另存一個新檔,一來可以知道自己撰寫該章的頻率,二來增加自己備份的次數,免得文件損壞造成莫大損失。
2. 制定檔名的範例
以下筆者就自己經驗分享命名範例:
論文本文_01緒論02_090510.docx
(1) (2) (3) (4)
(1)文件類型:
一般常見為論文計劃書、論文本文、樣本資料、實證數據等。
(2)文件結構與版本:
如範例:01緒論02,其中01緒論為文件結構,增加01是為了其後排序方便,而02則為版本資訊。
(3)時間:
一般台灣常用的格式多為 yy/mm/dd,筆者亦使用次規則,此視習慣而定。
(4)檔名
檔名是辨認文件類型的好方法,一般文件類型多為.doc/.docx/.pdf,而Excel為.xls等,其他統計軟體副檔名則端視其規則。
2009/6/18
Zotero與Google學術搜尋完美結合:文獻蒐集、格式設定一次搞定!
筆者在撰寫論文之初,使用Excel或是其他軟體工具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但卻常常陷入資料有所闕漏,或是不完全的現象,且會有重複搜尋同一篇文章的重工現象出現,造成筆者時間上莫大的損失。後來,筆者幾經嘗試後,發覺使用Google學術搜尋,配合書目管理軟體Zotero的使用是最省力、學習時間最短的解決方案,以下就操作方式加以介紹。PS.以下投影片資料,感謝陳靜儀同學彙編整理。
2009/6/11
統計軟體:R 簡介
為此,筆者蒐集一些有關於R統計軟體的介紹網站及相關參考資訊,未來亦持續分享使用心得。
一、網路資料:
1. R-project官方網站:http://www.r-project.org/
2. Wiki對R的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R_(programming_language)
9. R學習筆記 連結:點我
國網中心建構的R學習筆記本,內容相當豐富,應用領域亦相當廣泛,其中連結部份更有許多值得初學者一覽的網頁。
未來筆者在不違反版權下,會陸續轉錄文章或是相關資料。
二、R軟體相關書籍
1. 統計分析與應用手冊:使用R軟體
博客來介紹網址:點我
評語:少數繁體中文介紹R的書,不太建議購買此書,裡面介紹的概念相較上述網站資料過於簡單,且篇幅多偏基礎統計方法介紹居多。
2. 統計建模與R軟件(簡體中文)
出版社: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編者:薛毅、陳立萍
亞馬遜網路書店簡介網址:點我
評語:值得推薦的好書!本書主要以介紹常用的統計方法為主,輔以R程式碼與Output結果為證,說明如何進行統計方法的實證,如果閱讀英文文件學習曲線過慢,該書倒是可以增進學習的速度,也很適合管理、財務相關領域使用。
2009/6/5
如何設定Word 2007的分頁頁碼
論文中為了設定目錄中的羅馬數字頁碼(I, II),常常搞得需要分成好幾個列印,其實這只是個簡單的動作,以下使用簡報介紹。
先開一個新的檔案,依序將封面、摘要、目錄、內文,複製進新的檔案,在每個分檔中,以分節符號分開,動作如下:
2009/5/18
財務領域資料哪邊找:常用資料庫簡介
撰寫財務論文過程中,最瑣碎的事情莫過於整理資料、搜尋資料,而這些資料到底要去哪邊找呢?筆者就自己經驗,將台灣常用之資料庫加以彙整,未來會再陸陸續續補上筆者所使用過資料庫之經驗,並匯集成表,以便於日後查對之用。
一、台灣公司財務與公開市場資料
1. TEJ與情報贏家2000
情報贏家2000提供企業財務資料、證券市場交易資料,使用介面相當容易、親和。
2. 公開資訊觀測站
3. 櫃檯買賣中心
4. 台灣證券交易所
5. 證期局
6. 中華徵信所
7. 中華信評資料庫
二、總體經濟資料
1. 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np.asp?ctNode=305
2. 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http://www.stat.gov.tw/mp.asp?mp=4
3. Aremos經濟金融資料庫
介紹網址:http://140.111.1.22/moecc/rs/pkg/tedc/tedc1.htm
如何使用R進行穩健性估計(Robust Estimate) (未完)
一、Robust Regression參考文件:
1. Robust Regression:
文件參考網址:點我
2. Applied Robust Statistics by David Olive
教學網頁:點我
二、常用的Library
1. MASS
2. robust
3. robustbase
4. RobAStBase
三、缺點
無法計算 R-squared 值
替代方案:使用SAS計算 R-squared
範例:UCLA 教學網頁 (點我)
2009/5/17
簡單、易用的書目管理軟體:Zotero(未完)
為了彙整大量文獻資料,並將這些文獻資料按照論文格式精確的使用在碩士論文中,是許多碩士研究生困擾的事情,為了解決這些煩人的問題,書目管理軟體解決了這些問題。而書目軟體界中,最出名的莫過於EndNote!不過,EndNote之強大與複雜也讓許多用戶卻步。所幸,Zotero的出現解救了如筆者般討厭複雜操作的懶惰鬼,簡易的操作方式,簡簡單單就可蒐集一籮筐的文獻資料,又可紀錄自己喜歡的網頁資料,多方便的一套軟體阿。而且...,他是免費的!以下筆者就操作過程,step by step從安裝到使用,及論文中使用之技巧,一一簡介之。
一、使用前之準備
1. 先安裝Firefox
先至Mozille 官方網站下載Firefox安裝檔(點我),並且安裝Firefox瀏覽器。
2. 下載Zotero
已安裝完Firefox後,以Firefox開啟網頁並連結至Zotero官方網站下載安裝檔(點我)並安裝。
3. 下載word plugin工具包
下載word plugin工具包(點我),並安裝。
4. 設定參考文獻英文語系
一般較常引用英文文獻,但Firefox內建為中文語系,為了消除其中的落差,必須先設定語系,以方便參考文獻之引用(點我)。
二、使用範例PPT:
三、使用技巧:
1. 檢查作者姓名
2. 先別急著排版
3. PDF檔不見了怎麼辦
4. 缺點之處
(1) 自訂格式部份設定不夠齊全
(2) 煩人的連動功能
四、其他參考網頁
1. 官方網站:http://www.zotero.org/
內有操作範例影片及相關操作資料。
2. 研究生2.0:內有數篇相關介紹文章
(1) 基本操作簡介
包含如何由官方網站下載軟體、安裝至Word增益集,以及操作簡介。
網址:點我
(2) 將文獻改成英文版本
由於Firefox內建的語系為繁體中文,在插入英文參考文獻時,會出現奇怪的中文字,本篇文章教大家將語系改成英文,方便引入英文論文。
網址:點我
2009/5/9
研究心得:The Recent Studies of Credit Spread Puzzle
2009/3/28
如何整理大量樣本資料 I
一、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可粗分為有組織與無組織性兩種資料來源。有組織性的資料來源如彙整好的Excel檔案、關聯式(表格化)的資料庫,如TEJ、情報贏家2000、Datastream等。另外,像是國內債券市場資料、上市公司重大資訊發佈、警示股資訊等,無法一次性蒐集的資料,筆者尚稱為無組織的資料來源。有組織的資料來源,通常已經讓許多研究者分析再分析過,無論在實證結果的蒐集、資料的彙整、分析結論的對照等,皆是相當的方便,但同時也易失去獨創性。無組織的資料來源,則必須忍受資料匱乏的窘境,與最後結果不顯著的風險,卻相較有組織的資料,具有獨創性,或許在某些方面也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篇該資料的研究也不一定。
本篇將著重於無組織資料的匯整,由筆者自身經驗,加以彙整之。
二、有邏輯的擷取資料
在整理資料時,從頭到尾必須謹記一點“系統化資料處理”,請千萬別一筆一筆更動,而是一群一群資料的同步變動,這樣不但可以有助於增加處理的效率,更可在萬一資料有處理瑕疵時,尋著之前的腳步,同步返回即可,也不必怕漏了哪筆資料沒有修改到的困境。
而所謂的分類邏輯,必須視資料性質而定,同一筆資料可能兼具幾種屬性,且各屬性間或許又存在階層關係的問題,如同一筆債券交易資料中,公司代碼與該公司發行債券代碼,即存在著一公司代碼多公司債券代碼的現象,進行分類的同時,必須兼顧兩者階層關係,以有效對資料進行分類。下篇文章將以Excel內建工具介紹方便的分類工具。
此外,盡量將所需要的資料一次整理好,先以raw data的方式呈現,之後再以篩選的技術,對資料進行更細節的分類,以節省資料庫連線及搜尋資料的時間。
三、篩選資料的基本觀念
進行資料篩選時,有幾點重要事項必須注意,否則容易犯筆者之前錯誤,造成重工的現象,平白耗費許多無謂的時間。以下就一些基本觀念加以闡述。
1. 清楚的資料命名
資料的命名,必須清晰簡單,讓使用者(自己)可以快速知道資料的內涵。千萬別只因懶惰,而忘了重新命名資料的名稱,造成之後整理資料時,資料混雜的現象。而一般財務資料命名,通常都有一些常用的英文縮寫,且財務資料亦同時具備時間及公司特質,若能在Excel分頁資訊或資料命名中呈現,會更方便資料的搜尋。
2. 保留未篩選前的資料
使用Excel公式或程式,進行資料篩選完後,請記得保留未篩選前的資料及過程資料,僅將篩選後資料複製到新分頁或新檔案。這樣的程序有助於未來資料萬一發生錯誤時,還可快速的進行資料回朔。
3. 系統化篩選過程
篩選資料的過程,務必由大到小逐一篩選,若資料本身未對構面進行定義,讓必須先對資料本身先進行定義,如公司代碼、產業代碼等,對大構面先進行定義,再針對研究本身欲探究方向,再進行更細部的定義。一層一層定義清楚後,便可對資料進行篩選與分類的動作,且千萬記得將篩選完後資料另存至新分頁或新檔案,保留原始資料。
4. 建立資料代碼系統
財務分析常使用到許多跨越企業會計資訊、市場交易資訊、總體經濟資訊等資料,為了配合各資訊,如所有上市公司某年營收與公司股價,那必須給兩種資料一相同資料代碼,以快速配對兩種資料。而代碼命名大可用公司代號+期間,如仁寶(2324)2008年第四季資料,代碼即為“232420084”。
四、如何增加資料重複使用性
如果有效將擷取資料的過程都已經系統化後,資料重複使用性就會大大提昇,每次需要相同資料時,就不需要再一次進行搜尋、篩選、定義的工作,除避免重工外,更可降低人為錯誤的機率。
1. 有邏輯的檔案命名系統
較複雜的財務分析,到論文尾聲時,常會有資料混雜的現象,如果一開始沒有先做好檔案管理的工作,越到論文尾聲越是痛苦!而有邏輯的檔案系統,筆者認為必須至少表達三種重要的資訊,一為資料屬性(raw data、彙整方式)、二為資料來源或論文特殊定義(會計、股市、某資料庫)、三為時間與版本。利用建立自己習慣且易懂的檔名資訊,可以快速在眾多資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也可省去再次整理資料的時間。
2. 各別資料與彙整資料
論文進行分析時,必定由許多資料加以彙整為panel data或time series的資料型態,此建議別將彙整後的資料與資料來源混雜,而以新檔案方式將所需彙整資料一一分檔儲存。 而檔名命名方式可參考上述,只要建立一套有邏輯的檔案命名系統,再搭配Google桌面搜尋工具,無論資料多混亂,也可在短時間找到所需要的資料。
五、小結
整理資料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筆者一再提起的有邏輯、有系統的彙整資料,先想好該怎麼整理,再動手整理,一定可以省去許多重複檢查的時間。最後,資料的備份也是整理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當資料量過於龐大時,電腦當機的機率將大幅提昇,隨時按下Ctrl+S鍵是必須養成的好習慣,否則資料不見、作白工的慘案,將無時無刻無預警的發生...。